影视剧演员“扮嫩”背后:年轻演员不卖片
2021-01-12 14:24:14   来源:中国综艺网   

近期,由章子怡、周一围主演的《上阳赋》正在热播,作为章子怡的首部电视剧,观众给予很高的期待,但没想到剧刚开播,章子怡就陷入了“扮嫩”的争议中——剧中,快40岁的她出演了一个

     近期,由章子怡、周一围主演的《上阳赋》正在热播,作为章子怡的首部电视剧,观众给予很高的期待,但没想到剧刚开播,章子怡就陷入了“扮嫩”的争议中——剧中,快40岁的她出演了一个不到15岁的女孩,撒娇卖萌观众不买账,不少人觉得表演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陷入“扮嫩”争议的并非章子怡一人,之前唐嫣、张鲁一、赵丽颖都曾因为年纪大却演十几岁的少男少女而受到质疑,观众不明白,为什么不让年轻的演员演他们年轻时的角色呢?制片人谢晓虎和郭琳媛道出其背后原因——平台看演员给价,而年轻演员不卖片,为了赚钱,主演只能“扮嫩”。

多位演员演少女被嘲

影视圈“扮嫩”似成常态

作为章子怡的首部电视剧,没想到最先引发热议的是她在剧中“扮嫩”。

剧中,章子怡饰演上阳郡主王儇,出场时不到15岁,很多人以为这个角色年轻时的戏份会挑选一个年轻的演员去扮演,没想到章子怡亲自上场。尽管现年41岁的章子怡保养得宜,身材修长、皮肤紧致,从背影和侧脸来看,不输年轻女孩,但从正脸来看,她眼窝深陷,眼睛里透着一种阅尽千帆的沧桑。

除了章子怡之外,《上阳赋》其他不少演员也年龄偏大,如戏中的几位太子,剧中明明都是十几岁,但均由近40岁的几位男演员扮演,王儇的闺蜜谢宛如,同样是十几岁的少女,却由44岁的左小青扮演。

年龄与角色不匹配,给人一种错乱感,当王儇趴在皇帝舅舅的背上撒娇时,观众感觉像是皇帝与宠妃的互动;几个四十几岁的演员像小孩子一样扯衣服玩闹时,观众只看到尴尬……

纵观这几年的电视剧,“扮嫩”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远的不说,就拿今年播出的几部剧举例。《有翡》中的周翡是十几岁的小姑娘,但却由33岁的赵丽颖出演,她同样保养不错,但可能因为是产后拍摄,整个人看起来状态非常疲倦,眼袋明显,完全暴露了年龄。《大秦赋》则更夸张,41岁的张鲁一出演十三岁的嬴政,引发巨大争议,张鲁一的脸也太没说服力了!《燕云台》有同样的问题,38岁的唐嫣和46岁的佘诗曼在剧中也饰演十几岁的少女,后期加了很多层滤镜也挡不出法令纹带来的年龄感,同样让人出戏。

影视剧演员“扮嫩”原因:

制片方想赚钱 而年轻演员不卖片

明明观众很讨厌演员“扮嫩”,为什么影视剧创作者依然乐此不疲呢?

制片人谢晓虎和制片人郭琳媛认为,其背后有两个原因:其一、年轻演员没经过验证,演技很难说服片方和平台;其二、如果少年时代让年轻演员来演,容易跳戏,害怕观众在前期就流失掉。

年轻演员就一定会让观众流失掉?这个说法是否有数据支撑?对此两位制片人都表示并没有,但不影响它成为行业共识,也很少有人敢去冒险,即使不得已使用了小演员,也会让小演员的戏份快速跳过,一般不超过两三集,如《棋魂》中,胡先煦饰演的时光一下子就从小孩子变成了初中生,据该剧幕后工作人员透露,就是因为平台觉得小演员没有知名度,想让胡先煦早点出场。

“一部剧如果开局不好,后面就很难挽回了。”谢晓虎透露,“而想要开局好,主要靠演员,靠演技,靠争议和话题。”换个方向来看,“扮嫩”引发的争议,何尝不是另一种热度呢?

在谢晓虎看来,虽然《上阳赋》因为演员“扮嫩”引发争议,但从争议、话题、开局表现来说,这已经是片方在取舍和权衡之后,能够接受的最大公约数,“戏太多,已经不能娓娓道来。”

而促使“扮嫩”成为业内常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钱。

“一年开剧300部,200部都是平台自制或定制剧,这些剧最主要的定价标准就是演员,一部剧有十集是别人演的,太有名的演员不会去演十集,稍微流量不够的,就得降价,本身对于制片人来说能定制就不容易,也不咋赚钱,所以千万不能降价,那就只能让主角直接从小时候演。”谢晓虎无奈地说。

该说法得到郭琳媛的认同,她直言,如果想要大制作,想要卖更多钱,就只能这样做,因为年轻演员不卖片。

“其实韩剧中幼年时的角色,都是适合的演员来演,主要是韩国演员体系比我们成熟,演技也比国内演员在线。”郭琳媛分析道,“国内现在更多的是,不是看这个项目最适合怎么做,排在第一位的是,怎么才能更稳地赚更多钱。”

平台话语权越来越大

演员“扮嫩”现象一时无解

在章子怡、赵丽颖、张鲁一、唐嫣等人均因“扮嫩”受争议之后,这个现象是否能够引起行业重视,得到缓解呢?

对此谢晓虎和郭琳媛都持悲观态度。

谢晓虎认为,这个问题目前来说是无解,全国一共有制作许可证的影视公司有一万四千多家,但现在真正做剧的影视公司不超过一百家,大量的行业资金都退出了,所以现在想要做一部品质剧,投资都得1.5亿—2亿,如果没有平台的资质,没有平台的定制,没有平台提前购买,哪个公司能够先掏出1.5亿拍完再卖?

“对于制片人来说,能不能定制,能不赔钱,能让平台先给钱,才是第一位,口碑是第二位,没有第一位,第二位就无从可谈。”谢晓虎感慨道:“现在基本上是平台一家独大,决定了你这部戏是否能够做成,既然是定制,那所有一切都是平台说了算,他会决定导演是谁、演员是谁,不是你随随便便找个演员来演,我就能给你这么多钱。”

而且,“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豆瓣评分高的剧不一定赚钱,话题被骂的不一定赔钱。”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行业并不乐观。第一,平台话语权越来越大;第二,影视公司自备资金越来越少,以后都得仰仗平台提前付钱。把剧卖给电视台,对于制片人来说,似乎也不太现实,电视台买剧基本上都是播完之后才付钱,制作方还得参与收视率对赌,难上加难。

郭琳媛说:“也许等什么时候整个行业做项目都奔着如何做最合适的时候,这些问题才不存在了呢。”而谢晓虎则表示,也许当市场更自由一些的时候,当好戏能卖钱,好作品不赔钱,品质剧能叫好又叫座的时候,这个畸形现象才会真的消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9.1分却没火《大江大河2》叫好不叫座?
下一篇:最后一页

. . 59233. 2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