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山河令》开播以来,身边的朋友就在磕生磕死,就连一开始没打算入坑的人,都被每天6点后的天降巨糖塞的满满当当。

其实说来也蛮奇怪的,在《山河令》开播前不少观众对它的期待值很低。因为在耽改101大军里,这部剧不是投资阵容最好的,也不是期待值最高的头部作品,再加上背靠着酷这座不稳定的播出平台,前途实属堪忧。
可谁也没想到,播出后《山河令》愣是靠着尊重爱情 过度尊重爱情而一路飘升。虽然每天才放出一集,但豆瓣评分已经到了8.4→

可能对于不少不看这部剧的观众来说,不管山人们如何赞扬《山河令》,它的话题度有多高,这部剧都不会是他们的快乐老家,不喜欢耽改题材or对演员没兴趣等多种愿意,他们始终是不感冒的。
南风有句讲句,喜欢或者不喜欢,爱看或者不爱看,这都是作为观众的自由选择权,就算是粉丝也没有权力逼着人家按头看。有时候粉丝安利的太厉害,还会起到反向作用,激起观众的逆反心理。

但最近《山河令》两大主演张哲瀚、龚俊粉丝所做的号召,却是让《山河令》这部剧的路人缘噌噌噌的往上冒。
昨天,龚俊网宣组和张哲瀚控评组相继发公告表示,粉丝将不再对《山河令》 剧情内容进行控评,给剧粉更多的空间,不再挤压剧粉对《山河令》人物及剧情的讨论空间。

两边粉丝的态度都挺诚恳的,希望能给路人和剧粉留出余地,让大家能更好的了解演员。于是在张哲瀚粉丝和龚俊粉丝的共同商量下,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部热度超然的当红剧,两大主演粉丝放弃了控评这一行为,谁看了不拍手称快啊!!!

对于像南风这样深受内娱控评行为荼毒的人来说,很多时候控评=无效废话,粉丝刷着千篇一律的文案,带着齐刷刷的表情和符号,除了让人看了觉得“占地”外,没有任何益处。
而且粉丝的控评,远没有普通网友的梗有意思。一些有趣的内容输出,全部被压在了控评下。所以当张哲瀚和龚俊粉丝取消对《山河令》的控评后,才会得到了这么多网友的赞赏与支持,毕竟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追剧体验会更好。

如果要论内娱饭圈的Top级烦人程度,天下恐粉丝控评已久。
从微博评论区、话题讨论,到影视剧作品的弹幕、豆瓣评分,艺人们(尤其是流量明星们)的粉丝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用模版化的文案对偶像进行夸耀,并通过后续的点赞行为,将这些溢美之词迅速占领讨论空间的高位。

相信大家在冲浪时一定看过以下经典控评文案:
路人发表对演员的不满,觉得Ta某某某地方做的不好,粉丝:你行你上啊?
营销号把八组等著名画饼区的言论搬到微博后,粉丝:不信谣不传谣,XX家坐等官宣,请大家多多关注作品,待播剧《XXXX》了解一下。
看剧的观众觉得某演员表演的不错,顺势夸赞了一下,粉丝立刻就能顺着网线前来安利:感谢对XX的认可,我们XX实力Top,入股不亏哦~

除此之外,刷屏的表情包、表白XX、爱豆姓名+作品名称的格式、表情符号+爱豆姓名、刷屏美图等毫无营养的评论也会在评论区被点赞几百次,在数千条留言中占据着前排。
就算手指一滑到底,也不一定能看到真正有意义的评论。这些“皇帝的新装”对于想看看评论区大家在说什么的普通观众而言,是灾难。
以至于谈到粉丝控评这一点,但凡是网上冲浪的人都会暗暗骂一声呔。

那么问题来了,粉丝们花费大量时间重复着同样的操作,给自己套上了“数据女工”的枷锁,还被非粉圈的路人嫌弃,他们自己不累吗?
当然是累的啊,可就算再累,会引起反感,可对于粉丝来说,这些控评是为了给发博的博主、给多平台的数据分析、给市场看的。艺人的话题榜、指数榜等打擂平台的存在,就是为了从数据上证明艺人的粉丝影响力。
简而言之,控评或者说最大的概念“数”据,并不是给路人看的,而是给资本。

举一个不太恰当也啼笑皆非的例子,之前某个网友在豆瓣发言说“周杰伦数据那么差,真有那么多粉丝吗?”,“我一直看到有人说他票难买,但他的微博超话排名都上不了,转发评论都没破万,他粉丝真的有这么多吗?”
周.拿奖无数的亚洲天王.杰.经典歌曲没有1000也有800.伦,被质疑没有粉丝了。

在这个帖子下,不少人在认真科普,给楼主解释为什么国民度高如周杰伦,并不需要粉丝打鸡血似地转赞评,但楼主还是觉得数据对于艺人很重要。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许久,大家也别抨击楼主了,南风把这件事翻出来只是想说在如今饭圈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追星新一代,数据两个字已经被刻进了他们的DNA。

为了塑造艺人的价值,把良好的人气状态表达出来,除了控评还有轮博、打榜、反黑等一系列行为。
而且随着大众对控评模式的了解,粉丝群体也做出了相应改变。比如掩藏粉丝身份,以客观的、第三方的形象发言等。虽然表现形式变了,但核心却一点没变。

艺人生活在虚假繁荣里,路人们看不到真实的内容,粉丝费尽心力的打造出一个数据盛世……对于三方来说,其实都是折磨。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张哲瀚、龚俊粉丝放弃对《山河令》的控评后,大家会那么开心了吧?因为话语权回来了,因为自由度回来了。
观众希望在公共舆论空间中看到更多对于影视作品的客观评价,希望能让更有趣更优质的内容占据讨论板的大头,而不是一水的控评文案。

换位思考一下,南风能理解粉丝为艺人好的心态,如今内娱市场看重数据这件事也不是粉丝的责任,但凡事是不是总该讲点逻辑?
粉丝的初衷是为给艺人打造一个备受肯定的“红了”的现状,但好像忘记了自己偶像首先得是艺人,才会有属于他的粉丝。
只要是公众人物,不管你红还是不红,微博粉丝是几万还是好几千万,只要他赚艺人这份钱,粉丝就得接受一个事实——作为艺人,他就会被所有人评价。不管是夸还是骂,不管是理智的还是智障的,这是属于他的职业风险,粉丝没办法也没必要拦。

艺人不是颤颤巍巍刚出生三天的小鸡仔,如果粉丝相信他爱他,那就该敞开大门让他接受所有人的打量。
南风不是夸赞《山河令》的两家粉丝做成了业内精英领袖(当然,在如今的环境下两家粉丝也确实做的挺好),也知道就算大粉做出了表率,整个饭圈也不会完完全全的做到"不控评",南风只是觉得,内娱早就该打开这个口子了。
粉丝放弃控评这件事,不该只针对一部剧一个人,而该是内娱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