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隐秘战线”故事,真实再现革命历史
1930年至1931年,为沟通中央苏区与上海党中央的联系,中央交通局以闽西苏区的“工农通讯社”机要交通网为基础,建立了一条串联上海—香港—汕头—大埔—永定—长汀—瑞金的“中央红色交通线”。蜿蜒曲折的3000公里路上,交通员们翻越人迹罕至的茂林峻岭,向苏区运送了一批又一批物资、经费,护送了一个又一个重要人员,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这条交通线虽经中央苏区多次残酷的反“围剿”战争,但始终没受破坏,多年保持安全畅通,被誉为“苏维埃的血脉”、“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因为党的隐蔽战线工作的高度机密和特殊性,有关文件和史料大多未能公开,鲜为人知,所以,红色交通线的历史被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正在CCTV-1黄金档、腾讯视频热播的《绝密使命》,便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将这段隐秘而又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铺展开来。
剧中大部分角色都有真实原型。张桐饰演的潘雨青原型是蔡雨青,在人物塑造上还集合了邹端仁等伯公凹七烈士的英雄事迹,邹叔宝的原型则是学识胆识兼具的邹作仁。历史上的邹氏家族有30多人参加红色交通线的革命工作,成功向苏区输送急需物资、传送重要情报,护送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200多位重要领导,为此牺牲了13条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用鲜血铸就了一座丰碑。剧中对其家族人员也有描述,例如其亲哥哥、堂兄弟等等。而剧中提到的邱辉如、孙世阶、余良晋等,在历史上也都有真实人物。
这条鲜为人知的道路上,凝聚了太多为国为民的革命先驱的汗水和鲜血。《绝密使命》参考了大量史料,在尊重革命史实、英雄人物个性特征基础上,用心用情用功讲好中央红色交通线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资料显示,真实交通员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在工作过程中要慎之又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剧中交通员在执行任务时,时常在晚上,并且要走山路。那是因为由于敌人封锁,交通员们有村不能进,只能绕着走,白天容易被察觉,只能晚上摸黑走,为防止敌人发觉,他们还要注意消除走过的痕迹。而到了站点,单线交接时暗语要一字不差,对于上下级的对接也十分谨慎,剧中潘雨青初次与孙同阶见面时,便是越级对接,因此孙同阶并未完全信任潘雨青。交通员们常常在执行护送人员及传递情报的任务时,要把物资捆在身上,日晒雨淋,令人感觉异常难受,而且不但要战胜恶水猛兽,更要机智勇敢地通过敌人的稽查。这条交通线看起来一片平静,实则惊险万分,《绝密使命》通过一次又一次任务,一个又一个小细节,展现出了那些永载革命史册的无名英雄的忠诚与奉献。
学习党史践行初心,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电视剧《绝密使命》揭秘了中共红色交通线上的红色故事,感受了革命先驱们浴血奋斗的顽强意志、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激励全国人民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砥砺前行,具有珍贵的党史文化价值。
近日,全国各地都自发组织了《绝密使命》看片会。福建省文联组织干部职工以艺术党课形式观看《绝密使命》。福建省文联将《绝密使命》当做生动的教育教材,让党课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感染力。称“用好红色党课资源,让教育‘活’起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紧贴工作实际,突显文艺特色;在三明市宁化县公安局,公安干警集体收看电视剧《绝密使命》,重温红色记忆,汲取精神力量,全体公安干警感触颇深;湖里区局开展“亲子学党史百年薪火传”党史学习教育进家庭主题活动。主题活动以亲子收看《绝密使命》的方式开展,要求全体党员通过电视直播、网络播放等形式积极收看,同时带动家庭共同参与到重温红色记忆活动中来,引导中小学生知史爱党、爱国奋进。
此外,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红色基地也成为了学党史的主要阵地。剧中展现的“一盏明灯——伯公灯”、“周恩来的三块银元”、“一门七位烈士”等故事,已经在全国引发热议。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当下来之不易,中共红色交通员们忠诚与奉献的革命精神,教育党员干部牢记红色历史,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坚定信念,努力拼搏,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教育广大群众以红色交通员为榜样,牢记初心使命,立足岗位履职尽责,致力于红色资源的保护和传承。《绝密使命》的播出,不仅让观众了解那段历史,致敬无名英雄,更启发观众大力弘扬红色传统,发扬当年交通员的忠诚和智慧,将其运用到现实工作中。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奋力谱写新时代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江水奔流不息,青山连绵不绝,“中央红色交通线”宛如跳动不止的血脉,滋养着中国共产党革命的队伍。请继续关注CCTV-1黄金档、腾讯视频的《绝密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