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催更到被挑剔,剧N代经历了什么?
2022-08-23 10:40:27   来源:中国综艺网   

谁都没想到“续集”成了暑期荧屏最具争议的话题。《少年派2》收官,据中国视听大数据,最后三天的收视率竟是全剧最低的三天,完全不匹配大结局应有的热度,也比不上该剧定档时的一片
 谁都没想到“续集”成了暑期荧屏最具争议的话题。《少年派2》收官,据中国视听大数据,最后三天的收视率竟是全剧最低的三天,完全不匹配大结局应有的热度,也比不上该剧定档时的一片欢腾。《欢乐颂3》属于出师不利,开播时热度不低,连登热搜,只是负面的声量完全淹没了正面评价。《民国大侦探》虽不算大IP续作,但比起系列第一部《民国奇探》,这部新作没能如愿获得原剧粉的好评。相对而言,并不完美的《二十不惑2》成了暑期档唯一在口碑上能比肩第一部的续集。

  且不论《欢乐颂3》《少年派2》的初代都曾引爆收视与话题,单是“剧一代”收官后观众对续集的催更热情便叫人记忆犹新。从被催更到被挑剔甚至被冷落,“剧N代”经历了什么,“续集难工”真的是国产剧创作挣脱不了的宿命吗?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乘虎认为,公允地看,包括《欢乐颂3》《少年派2》在内,这批续集就剧作本身而言,水准都在国产剧的中上范围,但它们的完成度不如观众成长的速度、期待的高度,也是事实。在他看来:“续集并不存在创作的天然屏障。但如何把握好存量观众与新增观众的关系,如何精准找到续集应当延续什么样的内容,确实是创作者需要审慎思考的命题。”

  对于续集,观众期待的不仅仅是人物的命运

  期待续集时,观众在期待什么?网友的观点大多分为两种:对原班人马再续前缘的念想,对剧中人命运走向修补“意难平”的期待。《少年派2》和《欢乐颂3》正好提供了两个典型样本。前者保留了原班人马的绝大部分,讲述林妙妙他们步入社会的故事;后者借着“欢乐颂”的IP对角色和演员进行了大换血,让“新五美”实现新的女性理想。但从播出效果来看,原班人马和新故事,都没奏效。哪里出错了?

  杨乘虎说,续集的创作者必须得把观众的期待前置考量。“最理想的续集,应当满足观众面对续作时‘温故而知新’的普遍心理预期,既要原班人马带来的熟悉感、亲近感,也要在新故事里体现出新的创意。如此,才可能在留住存量观众的同时,开拓增量受众。”

  照此标准,《欢乐颂3》从官宣阵容起,就已丢失了“温故”。没有了安迪、樊胜美、曲筱绡那几个活色生香的角色,还能称之为“欢乐颂”吗——类似叩问,遍布各大社交平台。没能成全原班人马,《欢乐颂3》非但没享受到前两部的情怀红利,反而让前作成了续集的“强大对手”。在专家看来,就是因为从演员到角色悉数改头换面,丢失了剧作与观众之间的情感链接,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陌生感取而代之。这对创作者而言,无疑是自制门槛。

  但这也不意味着,凑齐了原班人马,续集就定能拿到更高的起评分。《少年派2》的阵容对观众很是友好,主角团里仅仅更换了邓小琪一个角色,观众希望看到的“一秒”CP不仅有了美好结局,过程也足够甜蜜。可下滑的收视曲线做不了假,心心念念的人物命运有了续章,观众却走着走着就散了。叙事重心的偏移,也许是最大因由。如果说《少年派》的成功源自林妙妙与父母的代际话题、高考奋战那一年的青葱岁月,它吸引的受众包括来看家庭教育的父母、来追忆高考人生的年轻人,那么《少年派2》展开的故事多少有些脱离了前作的受众群。剧本从林妙妙大学毕业后切入,前作里贡献过高光故事的代际关系退位,年轻人的职场、友情、爱情占了绝对上风,其间还夹杂抑郁症、创业等社会话题,令叙事逻辑和框架都发生了转移。

  “续集并非简单地以角色生命的轨迹来延续,而是要审慎判断好观众对原作、原来角色、人物关系、叙事逻辑的认同度产生的最大情感共鸣点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充分尊重、适度修正和拓宽。”杨乘虎以《小欢喜》《小别离》举例,剧中的角色命运并不能一一对应、延续,但剧本对代际关系、家庭教育的探讨命题是一以贯之的,由此回应了目标受众的期待;他又以经典的《上海一家人》与《若男和她的儿女们》为例,“人物在剧中成长了,时移世易的命运感也有了,而应当与他们命运同步变迁的人生所承载的宏阔社会容量,剧作也呈现出来了,这就是一部优秀续集成功的关键”。

  从1到“N”,递迁的不只是观众审美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副主任闫伟指出了互联网时代拍续集的“双高”挑战。“前作珠玉在前,观众常常抱着曾经沧海的心态看待续集,无形间制造了评价的高门槛;萧规曹随,意味着题材框架既定,要在旧模式里讲出新故事,尤其是要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创造新的观感,难度又是一高。”

  《欢乐颂》面世于2016年,在彼时许多电视剧还沉迷“雌竞”的大环境里,22楼五美互帮互助的故事一亮相,便引发无数好评,也从此卷起女性群像剧的风潮。六年过去,女性群像、女性叙事、女性话题肉眼可见地拥有流量高地。一边是同质化作品井喷,一边是社交网络上对于女性命题的关注与探讨,乃至社会事件屡屡刷新大众对相关议题的认知。其间涌现的理念也好、对社会伦理形成的冲撞也罢,已领先于绝大多数剧作的闭环式创作。这样的大环境下,《欢乐颂3》仍然沿用六年前五位陌生女性略显生硬的相识相知相亲相爱的叙事框架,难免败给了时间差。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观众对《欢乐颂3》五美的结识过程充满了无法理解,却似乎忘记当年安迪、曲筱绡、樊胜美、小蚯蚓、关关能成为朋友,同样是值得商榷的。

  对比舆论环境与观众审美的递迁,《少年派2》同样略显陈旧。当我们在这两年已经看过了悬疑女性叙事如《江照黎明》,当我们为承载了历史感的《人世间》女性故事动容,当我们见识过《安家》《理想之城》对职场女性的深刻描摹,再来审视《少年派2》,它所叙述的职场生活、情感观照,面临着创新度不够、对待社会发展现实的承载力不足。因此,要想复制前作辉煌,总是力有不逮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这!就是街舞》第五季作品王一博韩庚李承铉刘雨昕领衔街舞
下一篇:最后一页

. . 65582. 20
分享到: 收藏